欢迎来到南海农商银行官方网站!本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公司金融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钱荒系产品安全着陆 短期理财收益6%难觅

发布时间:2013-08-06 信息来源:
  

7月30日,南海农商行在6月27日发行的一款短期高收益理财产品“锦绣钱程计划A56号(专享)”到期,实现7.13%的预期年化收益率。

本报统计,6月份发行预期收益率5%以上的短期高收益银行理财产品,近日已陆续到期,并且基本都实现了预期收益率。不过,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有的人民币债券、货币市场类产品结构中,设计了与存款基准利率的条款,这类产品到期未必能实现最高回报。

另外7月末至8月初发行的债券类产品中,平均预期收益仍在4.60%的较高水平,其中期限6个月至1年的产品,还达到4.91%。

条款猫腻:形同虚设的M

普益财富数据显示,7月22日至26日,共782款理财产品到期,但只有199款公布了到期收益率。这199款产品中,除了招行的3款结构性产品外,其余均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

具体来看,到期收益率达到5.00%以上的产品有22款,并且人民币债券类产品平均到期收益率也达到4.34%。本报统计发现,实现5%以上收益的理财产品中,建行就占了6款,股份行中,渤海银行、广发银行、中信银行也分别有两款,其余为城商行。

进入8月,到期的短期高收益产品更为集中。到期的人民币债券类产品平均收益率也升至4.76%,环比上升42个基点。其中超过6%的有28款,期限基本在1个月左右。

比如深圳农商行发行的通赢计划-货币增利系列理财产品第1121期,期限仅32天,实际到期收益率达6.80%。

是否所有的债券、货币类理财产品都能实现预期最高收益?未必。上述个人银行部总经理就认为,保本保收益并非高收益产品的全貌,如果投资者醉心于此,未来很可能被误导。

投资者仍需仔细分析产品说明书中的条款,有的条款中可能存在损害收益的猫腻。本报不完全统计,6月1日至8月1日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中,比如中信银行在7月5日到期清算的惠益计划稳健系列6号2期(贵宾中心专属)(理财编号:A12005050)产品,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5.8%,但实际收益为5.55%。

这款产品2012年7月6日成立,期限361天,投资标的为中联重科融资租赁(北京)有限公司的应收账款。中信银行的解释是,因在产品收益期间,央行调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根据产品说明约定,年化收益率进行相应调整。

浙商银行一款到期的结构产品也让人惊讶。这是一款2013 年 5 月 15 日成立的“方信理财”270 号理财产品,期限37 天,挂钩利率。预期年化收益率方面,单笔申购金额在20万元及以上的为3.9%+M。其中M为挂钩年收益率,实现条件为:若挂钩标的在观察期任一时点内达到或超过3.5%,则M=0.2%,否则M=0。即最高可获得4.1%的年化收益。

最终投资者仅获得3.9%的年化收益。本报研究发现,该产品的M的设计,与噱头相差无几。因为该产品挂钩标的是人民银行制定的金融机构一年期整存整取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产品发行时,一年期定存基准利率为3.00%,投资者要想拿到最好回报,就得期盼央行在37天内加息50个基点!但从当时的经济增速、通胀水平看,市场恰恰是强烈预期央行降息。1个月左右时间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非常小。

收益6%以上产品稀少

银率网产品信息显示,正发行的固定收益类产品中,年化超过6%以上的产品已经难寻踪迹,仅7款达到,它们分别来自私人银行、城商行的理财产品。

比如兴业银行发行的2013年第七期万利宝-物业收益权投资基金私人银行理财产品(系列6-A),预期年化收益率为6.8%;私人银行客户专属人民币理财产品(2013年第057号)产品也达到6.2%(如图)。

本报统计,绝大部分正在发行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都在4.5%-5.5%间,达到5%以上的共131款,基本来自城商行、个别股份制银行。

事实上,迈过6月底的“钱荒”后,7月首周就有232款人民币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发行,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72%,环比已下降了39个基点。7月第二周为4.49%,继续环比下降23个基点。截至7月下旬,平均预期收益率保持在4.48%,呈现止跌势头。

上述个人银行部总经理发现很多投资者在选产品时,并不会认真分析理财产品的特征、风险,正是因为那些高收益的理财产品虽然同样提示风险,但最后都能保证本金、预期收益。